名字裏帶甲的名人

2024-05-03 熱度:2120

四個甲子的八字名人有哪些

以下是曆史上有記載的名人八字。
羅隱:癸醜 甲寅 辛亥 壬辰
範仲淹:己醜 甲戌 丁醜 辛醜
王洙:丁酉 己酉 乙亥 己醜
蘇軾:丙子 辛醜 癸亥 乙卯
晏幾道:戊寅 丁巳 己醜 戊辰
蔡京:丁亥 壬寅 壬辰 辛亥
胡仔:庚寅 壬午 己巳 乙醜
朱熹:庚戌 丙戌 甲寅 庚午
辛棄疾:庚申 辛巳 甲申 丁卯
謝枋得:丙戌 辛卯 己酉 乙亥
呂師孟:甲午 丙寅 己未 乙醜
畢尚忠:丙申 庚寅 丁酉 辛亥
魏大中:乙亥 戊子 戊申 癸亥
黃景昉:丙申 庚子 戊戌 乙卯
查繼佐:辛醜 乙未 己亥 癸酉
雍正皇帝:戊午 甲子 丁酉 壬寅
夏敬渠:乙酉 壬午 辛未 己亥
牛運震:丙戌 庚子 辛酉 戊子
汪輝祖:庚戌 己醜 戊申 甲寅
章學誠:戊午 癸亥 戊寅 庚申
高鶚:戊寅 甲子 庚子 戊寅
焦循:癸未 乙卯 辛卯 壬辰
阮元:甲申 丙寅 壬申 庚子
方東樹:壬辰 己酉 庚子 戊寅
張澍:丙申 己亥 己亥 乙亥
唐鑒:己亥 庚午 庚寅 癸未
林則徐:乙巳 甲申 癸酉 壬子
朱駿聲:戊申 乙卯 丙辰 乙未
劉文淇:己酉 丙子 乙亥 甲申
劉寶楠:辛亥 辛卯 庚戌 丙子
魏源:甲寅 戊辰 辛亥 壬辰
王茂蔭:戊午 丙辰 乙亥 甲申
鄭珍:丙寅 壬辰 戊午 丁卯
愛新覺羅·奕欣:壬辰 癸醜 癸巳 癸醜
王詠霓:己亥 丙子 戊戌 丁巳
王先謙:壬寅 丁未 丁未 庚子
李蓮英:戊申 癸亥 丁巳 甲辰
馬寅初:壬午 甲午 丙午 庚午
老舍:戊戌 乙醜 壬寅 己酉
曹聚仁:庚子 壬午 庚午 乙酉
段德昌:甲辰 壬申 乙酉 癸未
毛澤覃:乙巳 乙酉 丁卯 庚戌
汪曾祺:庚申 戊寅 壬戌 己酉

中國有多少個名字有甲字

中國有2577個名字有甲字,希望這個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曆史上有哪些名字相同或相近導致容易混淆的著名人物?

張自忠、張治中、張獻忠三人相當難記,極易搞混。可這樣記憶:三人中

“自忠”的“忠”是“忠於”的忠,張自忠為國捐軀殉職盡“忠”了。“治中”的“中”是中國的“中”,張治中後來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參與了國家事務的管理工作,這樣就能把“自忠”和“治中”區別開來。而張獻忠顯得好記一些。

張治中:字文白,國民上將,部主任。1949年4月國民黨和談首席代表,為國內和平作出積極貢獻,和談後沒有回南京,毅然站在一邊。又為促進解放做了大量工作。任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見圖片①⑥)

張自忠:國民黨高級將領,抗日名將。33集團軍司令長官。1940年5月,在“棗宜”戰役中帶傷指揮作戰,壯烈犧牲,為國盡忠。(圖片②)

張獻忠:明朝農民起義軍領袖,與當時的李自成齊名。張獻忠在四川一帶建立了——“大西”政權。(圖片③)

歐陽詢與歐陽修:

歐陽詢:唐代著名書法家。(見圖片④)

歐陽修:北宋著名的文學家, 曆史 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見圖片⑤)

曆史 上同一時期名字相同的人不少,甚至不乏同名同姓的人發生互動,下麵就簡單列舉一些:

1、同年死的韓信和韓信

說到韓信,大家都能想起和蕭何、張良並列“漢初三傑”的軍事家韓信。不過實際上在西漢初年有兩個韓信,另一個是韓襄王姬倉的庶孫,在秦末起義時跟隨張良入關,後來被封為韓王。因此為了和韓信區分,往往把他叫韓王信。巧合的是兩人都死在了公元前196年。

2、科學家張衡和天師張衡

和韓信一樣,說起張衡大家往往想起那個發明地動儀的科學家張衡。不過在同時期還有一個名氣沒那麼大的名人張衡,那就是天師道的第二代天師張衡。天師張衡是張良之後,相比科學家張衡在 曆史 上名聲不顯。不過天師張衡的大兒子就是在東漢末年割據漢中的張魯,估計知道的人就比較多了。

3、蜀漢的馬忠和東吳的馬忠

三國時期有兩個馬忠,蜀漢的馬忠以“擾而能毅”出名,曾經參加過北伐、平定南中等戰,後來官至鎮南大將軍、彭鄉亭侯,也是蜀漢後期主要軍事將領之一。東吳的馬忠職位就低多了,隻是潘璋手下的司馬,不過因為捉到了關羽而名留史書。

4、同為封疆大吏的於成龍

說起於成龍,大家可能都想起《於公案》中那位剛直不阿、一身正氣、清正廉潔的於成龍。不過實際上同樣在康熙時期,除了這位於成龍之外,還有一位於成龍,而且擔任過

江南江西總督,後來還兼管過江蘇、安徽兩地巡撫,也是一代名臣,隻不過沒另一位那麼有名而已。

5、陳毅和陳毅

說到陳毅,大家都能想起擔任過外交部長的那位陳毅。巧合的是在民國時期,還有一位陳毅也從事過外交工作,負責宣撫外蒙。在任上也是做的頗有成績,可惜後來因為國家實力不行,功虧一簣。

其實中國 曆史 上同名的人不少,彼此之間有關係的也不止以上這些,隻是隨便列舉一二,歡迎大家繼續補充。

曆史上有哪些名字相同或相近導致容易混淆的著名人物? 1、張自忠和張治中:

均為抗日名將,剛開始很容易混淆。張自忠將軍1940年戰死疆場,為抗日戰場犧牲的最高將領。張治中,和平將軍,抗日期間為我黨提供大量援助,解放戰爭時期督促和平解放。

2、北魏皇帝:

北魏獻文皇帝: 拓拔弘 ;北魏孝文皇帝: 拓跋宏 ,這是一對父子。

3、韓信和韓王信:

剛開始傻傻分不清,一直以為是韓信造反被殺,後來發現是韓王信造反。一個是淮陰侯,一個是韓王。

4、丁日昌、丁汝昌、鄧世昌、徐世昌:

也很難分的幾個人,丁日昌:架起中國第一條自建電報線;丁汝昌:參加甲午戰爭;鄧世昌:也參加過甲午戰爭,後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徐世昌:袁世凱謀士,被後人稱為“文治總統”。


5、晉時李密和隋唐李密:

一個是寫《陳情表》的李密,一個是造反的李密,搞亂了一陣子。

6、張宗昌和張昌宗:

張宗昌是奉係軍閥頭目之一;張昌宗是武則天麵首;

7、龐德和龐統:

看三國演義的時候當時有點暈,為啥龐德和關羽打起來了,還被關羽殺了。細讀發現不是一個人。龐德:曹魏名將,射中關羽,後被關羽所擒,誓死不降,被關羽殺;龐統:號鳳雛,死於落鳳坡。

8、嘉靖和嘉慶: 這個也迷糊,嘉靖是明朝皇帝,嘉慶是清朝皇帝。 9、徐壽輝和徐輝祖:

都是元末明初的人,徐壽輝:反元,被手下陳友諒所殺;徐輝祖:徐達的長子,抵抗燕王朱棣被殺。

10、李自成和李秀成:

一個是明末闖王,一個是清末太平天國將領。

在我黨我軍的 曆史 上有兩個名字都叫李達的著名人物,他倆一個是我黨的創始人之一,一個是我軍有名的智囊、開國上將,這兩個人雖然一文一武,領域不同,但如果隻說名字,有時還真不知道說的是哪一位。

李達——我黨的主要創建者和早期領導人之一

1948年初,正在湖南大學任教的李達,突然收到一封讓他歡呼雀躍的信:’吾兄係本公司發起人之一,現公司生意興隆,望速來參與經營’。這是主席用暗語寫給李達的信,‘本公司’是指我黨,李達是我黨‘一大’代表,主席顯然還惦記著這位‘本公司發起人。’

李達在1949年4月16日離開長沙,幾經輾轉,終於在5月14日到達北平,主席特意派人在車站迎候他的光臨。5月18日,主席在家中與李達長談,他仍稱李達為‘鶴鳴兄’。

李達與主席交情匪淺,在我黨‘二大’召開後,他曾應主席之邀,舉家來到湖南,擔任湖南自修大學校長,並與主席一家一起住在清水塘。

李達是建黨元老,是‘一大’中央局宣傳主任,而我黨的‘二大’就是在李達家召開的。

但由於各種原因,李達於1923年脫離我黨,這也成了他一生的憾事。後來在1949年12月,由劉少奇介紹,主席、李維漢等作為 曆史 證明人,他又重新加入了我黨。

根據李達希望繼續從事教育工作的意願,他曾先後被任命為中央政法幹部學校副校長、湖南大學校長、武漢大學校長等職務。

李達——軍中智囊、資深參謀長

這位李達是我軍頗具傳奇色彩的資深參謀長,他參加過長征、抗戰、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幾乎在各個時期都擔任過一個職務——參謀長,累計任職時間長達40餘年之久。

他先後當過賀龍、劉伯承、徐向前、陳毅、彭德懷五位元帥的參謀長,這個資曆在我軍絕無僅有。李達足智多謀,戰功卓著,有著超強的軍事指揮才能和領導能力,是我軍史上最好的參謀長之一。

李達對地圖有著異於常人的天分,極強的記憶力是他的一個過人之處,他能把地圖上的山川、河流、道路、關口了然於胸,全部記在腦子裏,天生的好參謀長。鄧小平就曾讚歎:’李達就是一幅活地圖,他這一手了不起’。李達曾經在一夜之間,給劉伯承手繪出一幅地圖。

李達做事幹練,分析情報準確,貫徹意圖及時。陳毅對他非常賞識,稱其為‘我們的好諸葛’。李達在抗美援朝時期曾出任誌願軍參謀長,彭德懷也對他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我軍赫赫有名的參謀長李達,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他曾擔任過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國家體委副主任,我軍副總參謀長等職務!

兩位名字相同的李達,雖然從事的職業不同,奮鬥的經曆不一樣,但他倆為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發展,都在各自的領域奉獻出了重要貢獻。

的開國將領陳賡和陳康。

陳賡1903—1961),原名陳庶康,湖南湘鄉人,大將,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陳賡的經曆比較傳奇,1922年加入中國。早年是黃埔三傑之一,在北伐東征中救過蔣介石的命,深受蔣介石的信任和器重。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他毅然與之決裂,投身到革命的隊伍中。紅軍時期曾任團長、師長、軍參謀長,還在上海臨時中央特科工作過,與周恩來過從甚密,長征中任幹部團團長。抗戰中,他任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是八路軍的精銳之師,打得日軍膽戰心顫,日軍在坦克上都掛出了“消滅386旅”的標語。解放戰爭中,他曆任太嶽軍區第四縱隊司令員、第2野戰軍第4兵團司令員兼委員。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昆明軍事管製委員會主任、雲南省主席、雲南軍區司令員。指揮過抗美援越戰爭,又到朝鮮任誌願軍副司令員,一生征戰,功勳卓著,1953年9月1日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55年授予大將軍街。

陳康(1910年4月7日—2002年5月23日),原名陳五和,湖北省武穴市人。中將。他1930年參加紅軍,曆經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曾任任紅軍排長、連指導員、營長、團長,新四軍補充營營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中,他一直是陳賡的部下,曾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團長,那時旅長是陳賡,後來又任太嶽軍區第4分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13旅旅長,第2野戰軍13軍副軍長,也是身經百戰,戰功顯著。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任13軍軍長、昆明軍區副司令員兼雲南省軍區司令員、昆明軍區代司令員,中共雲南省委書記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陳康是陳賡的得力愛將,從抗戰時起,他倆在一起浴血奮戰,生死與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55年授銜

,為了陳康的軍街問題,陳賡認為評中將有些低了,還專門去找偉大領袖毛主席,可見,他倆的感情有多深。

在我的 曆史 書上,可以看到有兩個人。這兩個人都是嬴姓趙氏,一個叫做 趙括 ,另一個也叫做 趙括 。

第一個趙括是晉國大夫趙衰之子。這個趙括可是打過好多次戰役的。比如楚晉的邲之戰,趙括也是當時的主將之一。

好象邲之戰中晉國失敗的主要原因也是將帥不和、指揮不統一等原因。不過這不是重點!

把這兩個趙括放到一起來講,主要還是兩人都有自己家族的女人,前去找國君在背後開始嘚啵嘚。

晉國的趙括,和趙同、趙嬰齊是同母兄弟,趙盾則是趙括的異母兄弟。

趙盾的兒子趙朔死後,他的妻子莊姬就經常找趙嬰齊一起看資治通鑒。趙括和趙同就把趙嬰齊給放逐到了齊國。

莊姬因此就對趙括懷恨在心,跑到晉景公那裏嘚啵嘚了半天。晉景公原本就想打壓趙氏的,於是趙括、趙同就被滅門了。

等到趙括等人被滅門,莊姬的兒子趙武就取代了趙括這一支,成為了趙氏的宗主。

隨著趙武登上晉國的舞台,趙氏逐漸強大了起來, 趙氏一族又開始由衰轉盛了!

趙國的那個趙括,是趙國的名將趙奢的兒子。出名就出在打了一場有名的戰役,也是輸了。

趙王任命趙括前去長平的時候,趙括的母親也去趙王那裏了。趙母勸說趙王不要任命趙括為大將,趙王卻不以為意。最後趙母請求如果趙括失敗了,不要株連到趙家。

最後趙括在長平戰敗之後,趙王也沒有為難趙括的族人。 趙母找趙王嘚啵嘚,就是為了要保存趙族。

雖然趙母為趙括保存了宗族,但是“成由勤儉敗由奢”,趙括一戰就把四十多萬趙軍全給霍霍光了。 趙國從此開始由盛轉衰了!

趙衰之子的趙括被殺,使趙氏一族由衰轉盛;趙奢之子的趙括被殺,使趙國由盛變衰。

趙衰、趙奢,充斥史書的讖緯之說,可信乎?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 曆史 上的節點。】

都不要搶,我來回答。

曆史 上重名的人實在太多了,也就造成了對很多 曆史 人物容易產生混淆或者有點傻傻分不清楚。

下麵我舉幾個三國時期的人物以供參考。

1.荊州劉表的次子劉琦和蜀漢劉備孫子劉琮

這兩個劉琮,前一個劉琦熟讀三國 曆史 的朋友可能會比較了解。荊州劉表次子劉琮在劉表死後,麵對曹操的大軍南下,在手下有諸多文臣武將和十萬的兵力情況下不戰而降。後一個劉琮則是劉禪的第三個兒子,也是劉備的孫子輩,在鍾會在成都作亂想要謀反時,被魏軍趁亂殺死。三國時期的名字取得如此一樣,是不是叫人很詫異。

2.蜀漢的鎮南大將軍馬忠和東吳的無名小卒馬忠

前一個馬忠,是蜀漢後期著名的將領,平定牂牁叛亂,剿滅豪帥劉胄叛亂,因功官居鎮安大將軍。同時馬忠是蜀漢第四任庲降都督,在南中期間,他穩定秩序、處事果斷、威恩並立,深受百姓的愛戴。後一個馬忠是東吳大將潘璋手下一小別部司馬,在臨沮設伏擒關羽父子,同樣在史書上留名。

3.曹魏的李豐與蜀漢的李豐

曹魏的李豐是三國時期曹魏大臣,衛尉李義之子,曾密謀推翻司馬師,後因事情敗露被司馬師所殺。蜀漢的李豐是尚書李嚴(與諸葛亮同受劉備托孤的重臣)之子,李嚴被罷黜流放後,任江州都督,代替父親掌管江州事務。

當然還有很多 曆史 重名或相似的人名,比如蜀漢的大將王平與新中國的開國上將王平,漢初的淮陰侯韓信和異性諸侯王韓王信等等,隻有了解了每一個人的生平事跡,才能很好的區分開來。

南宋開國 曆史 上有兩個牛人,一個是張浚,一個是張俊。因為這兩個名字非常相像,所以後世人們很容易弄混淆。

張俊,他是南宋中興四大將之一,其地位一直在嶽飛之上。當初嶽飛南渡初期,曾在張俊麾下任職;後來嶽飛圍剿楊幺勝利後,才取得與張俊相對等的地位。

等到趙構將諸將的兵權收回來後,張俊的官職是樞密使,嶽飛的官職是樞密副使。後來張俊協助秦檜推行乞和政策,又追隨秦檜製造偽證,促成嶽飛冤獄。



總的來說,張俊雖然名聲不太好聽,但他在活著的時候,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在軍中他是南宋中興四大將之一;在朝廷中,趙構對他信任有加,曾多次親臨其家,禮遇優厚,被進封為清河郡王。加上張俊貪婪好財,大肆兼並土地,光是年收租米就達六十萬斛。

等到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張俊去世後,他又被追封為循王,諡號“忠烈”,位列七王之一。 不過,等到張俊死後,隨著嶽飛被平反,張俊開始被清算,不僅在《宋史》中被給予了一段不太好的評價,他的塑像也被放在嶽王廟前長跪不起,背負起千古罵名。

張俊在南宋開國 曆史 上這樣牛,但是與張浚相比,還是要遜色許多的。 因為,張浚在33歲時,就成為南宋帝國的首席執政官,這麼年青的帝國執政官,在大宋此前的 曆史 上,據說隻有寇準一個人獲得過。

後來,張俊坐鎮西北地區的四年時間裏,那是、經濟、人事、軍事權力一手抓,曲端那種高級將領不服,張浚直接就將其擊殺。在宋代,人臣擁有這種權力,雖然不敢說空前絕後,那也可以說是極其罕見的。



後來名動天下,且幾乎能和張俊、劉光世、韓世忠、嶽飛並稱的吳玠,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張浚一手栽培出來的。而吳玠後來能取得一係列的戰功,就是因為在張浚的鐵血整改下,中央對西北的政令完全暢通。

從這層意義上,西北軍是南宋第一支完成改編的中央軍,而這背後的最大功臣,就是張俊。

雖然後來張俊因為某些事情被趙構撤職,但再紹興四年金軍大舉南下時,趙構又馬上下旨讓張浚出山,而張浚一出山後,就是節製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嶽飛這四大軍區司令,全麵負責南宋的軍事問題,並且他最終成功打退金國的入侵。

後來,張浚主持南宋軍改,致使六萬宋軍北上投降金國(偽齊)。但是,張浚依然是南宋主戰派的旗幟性人物,更是南宋主戰派眾望所歸的人物。所以當宋孝宗決定大舉北伐時,就邀請張浚出山主持北伐,而南宋的主戰派軍民也一致要求張浚坐鎮指揮北伐。

‘’帝手書召判建康府張浚。既見,帝改容曰:“久聞公名,今朝廷所賴惟公。”

隻不過,宋孝宗的這場北伐,最終以全軍覆沒而告終,於是張浚才由此晚節不保。試想,如果張浚在孝宗北伐前夕死了,寫在 曆史 書上,肯定就是諸葛亮似的人物,總而言之,壯誌未酬生前先死,常使英雄淚滿巾。

確實有一些 曆史 上的人物名字,讓我們傻傻分不清楚,看到這些名字的時候,腦子裏麵出現的卻是其他人。

於謙和“於謙”

對於當下的我們來說,當看到“於謙”這個名字的時候,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都是一位有著“抽煙、喝酒、燙頭”人設的於大爺——於謙老師,郭德綱先生的老搭檔,帶給了我們許多讓人開心的相聲表演。


而在我國 曆史 上的明朝時期,也有一位名於謙的 曆史 人物,是明朝明英宗時期著名大臣,以剛正不阿、一心為國聞名,在土木堡之變後,於北京保衛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重名節,輕名利;重成仁,輕殺身;重社稷,輕君王”,此為一代名臣於謙。


但是,以當下來說,看到於謙這個名字時,還是想到相聲演員於謙老師的多一些。

大衛·科波菲爾

曆史 上的英國,有位叫狄更斯的作家,比如《霧都孤兒》、《雙城記》等均是他的作品,此外,他創作過一篇長篇小說,名為《大衛·科波菲爾》。


這本書在當下也是有著知名度的,但是小說中的主人公和另外一位人物“重合”了,這人就是一位美國著名的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在魔術界有著卓越成就,把自由女神像變沒有、表演飛翔……,名氣很大。


同樣的名字,看到之後,腦子裏想的人物就是不一樣,人物印象和傳播度確實關鍵很大,傻傻分不清楚也不算罕見的事兒。

康熙年間出了兩個於成龍。一樣做到封疆大吏,同樣受到皇帝的表彰。兩個於成龍同朝為官,先後都任過直隸一把手,但年紀卻差了一大截,而且一個平民出身,一個是漢八旗的鑲紅旗人。

平民於成龍:

於成龍(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號於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清初名臣、循吏。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於成龍被任命為羅城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製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於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後遷任湖廣黃州府的同知和知府,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等職。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覲見,升任江南江西總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於成龍兼管江蘇、安徽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贈為太子太保,賜諡“清端”。有《於清端政書》八卷等著作傳世。

另外一個於成龍

於成龍(1638~1700),漢軍鑲紅旗人,字振甲,號如山,諡襄勤。生於清崇德三年(明崇禎九年),出生地為遼東蓋州。康熙三十九年農曆二月二十七日卒於淮安河道總督署,享年六十三歲。

襄勤公家族為遼東望族,生父為於國安,生母為康氏。襄勤公出生後不久全家徙居廣寧(今遼寧北鎮市),襄勤公9歲入小學,11歲舉家從龍入關至北京通州,後移居通州張家灣。襄勤公13歲時又移居延慶州,並開始科舉學習。襄勤公15歲時與李氏成婚,16歲時又移居固安南房上村定居。因為八旗子弟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因此襄勤公在16歲時開始學習滿文,並在20歲進入國子監學習,23歲畢業後考授吏部做筆帖式。

因屢有戰功的大伯於得水無子嗣,生父於國安指為前定將於成龍過繼給於得水,康熙七年於成龍蔭生授樂亭縣令。於成龍30歲進入仕途,開始了長達33年並數次沉浮的宦海生涯。

青少年時代的於成龍是在不斷的移居中生活的,顛沛流離的艱辛生活是底層旗人的一個典型寫照。童年的艱難困苦造就了襄勤公體恤民生、關愛大眾的品格。既使襄勤公成為名聲顯赫、權頃一時的封疆大吏,他依舊剛直不阿、嫉惡如仇,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深得康熙皇帝的讚賞和百姓的愛戴。

直隸曾經流傳很多有關襄勤公於成龍的民間故事,還有一些地方曲藝作品也取襄勤公事略為素材,多為俠義公案類內容,如《於公案》等。

為什麼商朝的帝王名字都帶有甲,乙,丙,丁這些文字

古人重禮。這個禮不隻單指孔丘說的“禮”,而是自上古先民傳承下來的禮。
周朝代商,傳承了不少東西,但沒有繼承夏商兩朝極為重要的一點——太陽崇拜。
先看夏朝,太康、仲康、少康等三夏王的名字,經過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考證,應該是日名無疑,順帶還有我們極為熟悉的以天幹為名的三位夏王:胤甲、孔甲、履癸。
履癸是誰呢?我們很熟悉,正是夏桀。可惜這位夏朝的君主,王朝的太陽神,帶給人們的隻有毒辣的陽光,所以《尚書·湯誓》才會寫道:“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你這太陽什麼時候消失啊,我們願意和你一起死亡)”
殷商第一代真正的王大家都熟悉,就是成湯。
但是他還有好幾個名字,比如古籍中出現的“大乙”,表示尊敬的“天乙”。
讓我們來看看商朝各位君主的“日名”:
大乙(成湯)——太丁——外丙——中壬——太甲— —沃丁— — 太庚— — 小甲— — 雍己— — 太戌— — 中丁——外壬— —河宣甲— — 祖乙— — 祖辛— — 沃甲— — 祖丁— — 南庚— — 陽甲— — 盤庚— — 小辛— — 小乙—— 武丁— — 目庚— — 祖甲— —廩辛— — 康丁— — 武乙— — 文丁—— 帝乙— — 帝辛(紂王)。
這些名字代表的意義古今都要爭議,有人說是出生之日,有人說是死亡之日,也有人說是廟主(類似後世的廟號),也有人說是祭名。按照漢朝那幫子考究癖的說法,應該是生日為名。
漢代班固《白虎通德論·姓名》就曾有這樣的說法:“殷以生日名子,何?殷家質,故直以生日命子也。以 《尚書》 道殷家太甲帝武丁也。”
到了唐朝,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已經對這一點基本認同了:“商家生子,以日為名,蓋自微始。”
這裏要說下商朝的計日方法了,天幹有十,十天為一幹,每幹都有一個太陽神“值班”。比如說“甲日”就是“太陽甲”值日,從甲到癸,循環往複。按照古人的說法,商王出生的這一天,就是這十位太陽中值日的那位太陽降臨人間,所以在甲日生的就以甲為名。如果前麵已經有了再甲日出生的,那就在名字前麵加個“大”、“中”、“小”來以示區別,當然,這裏的大值得是“太”,中指的是“仲”。
當然,商王也都是有私名的,這點在先秦時期很多典籍和祭祀用甲骨文上都有記載,《太平禦覽》裏還留存著一些《古本竹書紀年》中記載的商王私名,比如成湯叫履、帝辛叫受。
說來也巧,大概是因為太陽對於古代農業社會實在太過重要,古代的中國、埃及、希臘、瑪雅、印度,都產生過太陽崇拜。

本人姓楊,老婆姓黃,老婆6月21日生了一個男孩,求取一個名字,第三個字...

楊瑞甲

性許的男孩 中間帶jia 取什麼名字好

許嘉揚
許嘉陽
許嘉爍
許嘉寅
許嘉鵬
許嘉凱
許嘉航
許嘉強
許嘉晨
許嘉騫
許嘉怡
許嘉炫
許嘉勇
許嘉平
許嘉楠
許嘉胤
許嘉山
許嘉讚
許嘉耿
許嘉毅
許嘉鈺
許嘉柏
許嘉浩
許嘉珣
許嘉鋒
許嘉健
許嘉強
許嘉彬
許嘉泉
許嘉亮
許嘉銳
許嘉坤